浙江一小学操场地下发现沉睡上千年古井,谁在井里藏了这么多钱币?
近日,河姆渡文明遗址的浙江余姚,又有考古新发现!今天(10月10日),橙柿互动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了解到——今年4月至7月,考古人员在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操场内,发现一片沉积上千年的汉六朝时期聚落遗址,其中有六朝时期的水井6口。古井造法令今天的人们蛮新奇:古人造井时很用心思,六口井中编号为J7的古井,先凿井坑,后用砖砌井壁。井坑圆形,直壁平底,直径1.1、深1.64米。井底垫有两块木板,木板上开有八边形凹槽,每层用砖八块,错缝叠砌了10层直到井口(图六)。这口古井被发掘出来时,井口外有大石块堵住,井内填有砺石,明显是被人为堵住井口。在井内,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连枝灯盏、青瓷盅、碗以及大量铁五铢。数了数,铁钱数量多达1682枚,重6.92千克。谁在井里藏了这么多钱币?又是谁用大石封住了井口?真相扑朔迷离……考古专家研究了这批古钱发现:J7中出土的大量铁“五铢”,从形制判断应为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(公元523年)铸行的铁钱。这不由令人联想到江南历史一段惨痛过往——1400多年前,一场战乱对长江流域造成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!据考证:纷乱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60万人,受伤人数达到580万。这段过往,史称“侯景之乱”,指中国南北朝时期,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。侯景本为东魏叛将,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,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,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(今安徽寿县)起兵叛乱。公元549年,侯景攻占梁朝都城建康(今江苏南京),将梁武帝活活饿死,掌控梁朝军政大权。侯景起兵后,相继拥立又废黜了三个傀儡皇帝,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,国号汉。公元552年,梁湘东王萧绎扭转战局,收复建康。侯景乘船出逃,被部下杀死,叛乱终于平息。“侯景之乱”历时四年,在此期间无数生灵遭殃。据史书记载,侯景之乱以后,江南一带千里无人烟……考古工作者推测:钱币窖藏和水井中发现的大量钱币,应是当地居民在突发灾难来临之前采取的应急措施。文献中记载,侯景之乱时,“东境饥馑,会稽尤甚,死者十七八,平民男女,并皆自卖……”J7的埋藏情况,很可能与这段过往历史相关。橙柿互动了解到,这次考古发现的汉六朝时期聚落遗址,遗址时代以汉代为主,还保留了部分六朝时期的地层堆积。其中学校操场垫土层里,包含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陶瓷片及建筑材料,部分宋至明清时期的板瓦、瓦当、砖雕以及石质柱础。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65个(其中铜钱窖藏坑1个)、灰沟6条、水井8口、柱洞群2处、墙基1处。汉代遗迹发现有灰坑、灰沟和建筑遗迹。其中,在编号H48的灰坑中,还罕见地保存了汉代的竹编、葫芦、核桃、橡子等植物遗存。令人惊异地是,坑中出土了大量橡子,铺满了整个坑底,厚度近半米。六朝时期的发现,以铜钱窖藏坑和水井群最为重要。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点,铜钱窖藏坑共出土铜钱796枚,钱文主要为五铢:西汉五铢、东汉五铢。水井发现了6口,有土坑井、陶圈井、砖井和陶圈组合井、砖井等。古井里还出土有兽面纹瓦当等建筑材料,陶锺等陶器和碗、盅等瓷器。据余姚县志记载,今实验小学校址,即宋至明清时期余姚县学宫所在地。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汉六朝遗址位于余姚江南岸,与这一时期的余姚县城隔江相望。考古发掘揭露了水井、灰坑等生活遗迹,出土类型丰富的陶瓷器遗物,表明该地应为县城外一处聚落居址。水井的发掘与解剖,向今天的人们展示了古人在修筑过程的技术细节,为研究这一时期余姚江流域居民饮用水问题,提供了翔实案例……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 记者 程潇龙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